經過近段時間的降雨天氣,全市水庫增水近2300萬立方米,其中大中型水庫增加庫容約1750萬立方米,小型水庫增加庫容約545萬立方米,當前旱情得到有效緩解。
5月30日至6月2日12時,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,陸豐部分鎮街和華僑管理區出現特大暴雨,全市平均面雨量125毫米,其中陸豐206毫米、陸河111毫米、海豐88毫米、城區和紅海灣34毫米。最大雨量出現在陸豐南塘422毫米,最大小時雨強為陸豐橋沖101.8毫米。我市113個測站有10個雨量大于250毫米。
經過本輪過程降雨,全市水庫新增庫容近2300萬立方米,有效緩解當前旱情。截至6月2日8時,全市20宗大中型水庫蓄水量為1.016億立方米,僅占總正常庫容的14.7%,比去年同期少47.4%,比多年同期平均庫容少68.9%。隨著水量蒸發和用水需求,如果沒再繼續有效降雨,水庫生活供水壓力仍然較大。
目前我市正處于旱情和汛情并存的特殊階段,仍需堅持“防汛抗旱兩手抓”。
一方面,防止旱澇急轉,做好防御集中強降雨工作,加密監測預報預警,加強值班值守和會商研判分析,逐級壓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責任體系,加強水利工程巡查防守,做好水利工程科學調度,嚴防山洪災害,逐庫落實“三個責任人”和“三個重點環節”,確保水庫度汛安全。
另一方面,毫不松懈做好水利抗旱各項工作,科學蓄水,充分考慮供水需求,在確保防汛安全前提下,做好水庫合理蓄水、合理使用,為全市供水提供水源保障。
|